《殊鄉異域》六月號:熱情好客的蒙古族 |
|
蒙古的意思是“永恆之火”,又稱之曰“馬背民族”。蒙古淵源於先秦時期的東胡。公元十二世紀,蒙古發展成為蒙古高原上的五大部落之一。後來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,建立了蒙古汗國。其後,蒙古繼續對外擴張,足跡橫跨歐亞。元朝滅亡後,中原蒙古退回蒙古高原。公元十五世紀,蒙古形成東、西兩部。東部由昔日元朝本部之蒙古族群組成,明室呼之曰“韃靼”;西部則是遊牧於蒙古草原西北的瓦剌部。其後兩部結合、分裂,成為今天的蒙古族。此族人口現今約有四百八十萬,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,其餘分佈在新疆、青海、甘肅、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等省區。 |
|
飲食習慣方面,蒙古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、財富的源泉。日食三餐,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。蒙古人稱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作“紅食”;以奶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則為“白食”(意思是聖潔、純淨的食品)。另外,蒙古族每天都離不開茶,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,蒙古的奶茶味道芳香、鹹爽可口,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。有人甚至認為,三天不吃飯菜可以,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。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、葉子、花都用於煮奶茶,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,有的還能防病治病。此外,大部分蒙古人皆善飲。最著名的酒是奶酒和馬奶酒。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,不需蒸餾。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,族人都有豪飲的習慣。 |
|
蒙古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有白節、祭敖包、那達慕等。白節是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,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,亦稱白月。除夕那天,家家都要吃手把肉,也要包餃子、烙餅,初一的早晨,晚輩要向長輩敬“辭歲酒”。每年的夏天有“馬奶節”。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,還要擠馬奶釀酒,節日的當天,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乳酪、奶豆腐等乳製品招待客人。當中最隆重的活動是全羊宴。烤全羊過去多用於祭祀儀式,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餚。至於那達慕大會則在每年夏秋季牧閒時舉行。“那達慕”在蒙語中有娛樂或遊戲之意。內容有摔跤、賽馬、射箭、舞蹈,以及物資交流等。現今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,如田徑、球類比賽、文藝演出、圖片展覽、放映電影,成為蒙古人最喜愛的盛會。 |
|
參考書目: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