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巾幗》十月號 |
|
巾幗十月號:萬種風情奇女子 狄娜(1945—2010),本名梁幗馨,祖籍廣東新會,出生於廣東興寧。因她是香港六、七十年代的著名影星,故依隨當時香港的習慣,以洋名‘TINA’音譯而得出“狄娜”作藝名。狄娜出身於書香世家,父親是大學教授。受到父親的薰陶,狄娜自小就喜歡歷史、漢書及古學,並富愛國心,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,成為她日後接觸政治的開端。 1961年,狄娜中學畢業。翌年,她加入電影圈,當時泰國總理的弟弟對狄娜一見傾心,出資邀請狄娜拍電影。狄娜於開始其影藝生涯的同時結識到不少政治人物,因此從未演出過的她初到曼谷便受到群眾如對待‘大明星’般的熱烈歡迎,令她對社會和政治產生疑問,亦是日後左傾的的遠因。 1965年,狄娜回到香港,立刻成為最當紅的粵語片豔星。1967年,為了証明自己的正義感及不貪圖財富名氣,狄娜與從內地來港的前游泳教練結婚,並於一年後誕下一女。到了六十年代末,粵語片式微,狄娜被片商力邀拍片,她顧及眾多電影工作人員的生計,於是答應復出。及後狄娜於1972年離婚,並於同年接拍邵氏風月笑片《大軍閥》,當中盡褪衣衫的大膽裸露鏡頭轟動當時風氣保守的社會,更為她贏得‘亞洲最性感女星’的美譽。 中國內地於1966年爆發文化大革命,狄娜從當中感受到不畏犧牲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,使她開始低調地注意內地的政局。直至1973年,狄娜公開表態支持中國政府,並要求回內地貢獻己力,但最後被駐港新華社人員勸阻。翌年,為表示與資產階級及資本主義社會決裂,狄娜決意宣布破產,當無產階級戰士。同時她更開始用三年時間鑽研馬克思(1818—1883)與列寧(1870—1924)的著作,與中國官員打交道,以拓展其人際脈絡,並運用自身於海外的關係為政府效力,推動中國融入國際社會。 狄娜於1975年正式息影,轉攻中國內地的航天事業,且為內地機場建立導航系統。在1977至1979年間,狄娜在美國積極推動中美建交,從事促進雙方文化、經貿等交流的工作。於九十年代,她開始參與人造衛星業務,及後更加入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計劃。狄娜一直保持與內地高級官員的來往,對中國體制有深入的了解,亦成為著名的左派人士。 2005年,狄娜再次出現於螢幕上,主持電視歷史節目《百年中國》,發表其尖銳的觀點及對歷史的批判。2007年,狄娜更不收分文地擔任中央電視台紀錄片《大國崛起》的主持,分享其多年來參與跨國事務的經驗和心得。2010年3月31日,狄娜於香港因身體功能衰竭而病逝,‘留下槍能夠殺人,筆墨可以救人,人類的社會因為有了傳媒,人類才真正溝通成為一個體系’的遺言,鼓勵傳媒以良知繼續從事有理想的工作。狄娜的一生充滿爭議,其豐富的情史及曾接觸的政治事務,成就了香港不滅的“粉紅傳奇”。 參考書目: 1.狄娜:《從母到友》(香港:天原文化企劃,2008年) 2.狄娜:《人生傳奇‧感情篇》(香港:藍天圖書出版社,2010年) 3.狄娜:《電影 : 我的荒謬》(香港:藍天圖書出版社,2010年)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