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話》四月號:共工怒觸不周山
道家著作《淮南子》中記載了四大神話,包括女禍補天、后羿射日、共工觸山、嫦 娥奔月。相信大家對女禍、后羿、嫦娥的故事也耳熟能詳,共工觸山是否有點陌 生?今期中文學會每月電郵就由共工觸山開始吧!
《淮南子.天文訓》載:'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,怒而觸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維 絕。天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;地不滿東南,故水潦塵埃歸焉。'共工乃是水神, 是古神話中的著名人物,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。傳說他人臉、蛇身、紅髮,駕黑 龍,管理和控制著佔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、江河、湖澤。究竟其工為什麼這麼 憤怒,要用頭撞向不周山呢?原來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後,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 略,眾神沒有一點自由,地上的人民也怨聲載道。共工起而造反,向顓頊宣戰。雙 方大戰於不周山。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。雙方大 戰了十幾天後,共工之軍隊已疲憊不堪,不知是否老羞成怒,他怒吼一聲,一頭向 不周山撞去。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,不周山就這樣折斷了! 頃刻之間,天崩 地裂,天地大亂!
據《國語.楚語》載,黃帝死後,其子少昊氏管制不力,出現人人可為巫史以祀神 靈的混亂局面。顓頊於是出來力挽狂瀾,他命'重'為南正掌祀天神,命'黎'為火正管 理人民,從而使人神不能隨意交往。這在神話傳說中叫做'絕地天通'。很顯然,'絕 地天通'的實質乃是宗教神權的壟斷:除了部落聯盟的首領及其領導下的職業巫覡, 任何人不可以隨意祭祀各種神靈。人們既不能隨意祭祀神靈,那麼,顯然也就不再 可能假借神的名義任意為自身謀求利益。共工與顓頊爭帝,其實質就是爭奪祭祀天 神的宗教神權。大家也可能在中史課也有學過,蠻野時代的人來說,政權是以神權 為基石的,那時的政治有濃厚宗教色彩,相比起現在,除了某些霸權國家外,大部 分國家兩者亙不干涉。
掌握宗教神權,關鍵是掌握溝通人神的手段。張光直先生指出:'古代,任何人都可 以借助巫的幫助與天相通。自天地交通斷絕之後,只有控制著溝通手段的人,才握 有統治的知識,即權力。'控制溝通手段的是什麼人呢?當然主要是巫。顓頊是巫, 而遠古的巫溝通神人的重要憑借則是高山。所以,就此來說,神話中共工頭觸不周 之山的真正目的,應該就是破壞顓頊通神的憑借。
《淮南子》描述共工觸不周山時甚有力拔山兮氣蓋世之氣焰,但唐代司馬貞《三皇 本紀》也有描述共工的事蹟,'當其(指女媧)末年也,諸侯有共工氏,任智刑以 強,霸而不王,以水乘木,乃與祝融戰,不勝而怒,乃頭觸不周,山崩,天柱折, 地維缺。'從此可見,司馬貞把其工觸不周山一事寫為失敗後的激憤之舉,兩者甚有 不同。
神話固然是神話,當然不能相信,據《國語.周語》載,共工與顓頊爭天下時, 曾'壅防百川,墮高堙庳',造成四方洪水氾濫。經過時間及浪漫色彩洗禮、這事才演 變成一則共工頭觸不周山,因而帶來天地大動亂的神話故事。
參考書目: 何新:《諸神的起源》(台北:木鐸出版社,1987年) 袁珂:《中國神話史》(上海:上海古籍,1988年) 聞一多:《神話研究》(成都:巴蜀書社,2002年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