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珍禽異獸》八月號:深秋至——西方之白虎?
作為中國四大聖獸之一,白虎因代表著守護神獸而常與青龍一同被視為風水擺設中的吉祥物。因此,人們在家中或建築物外擺放白虎的雕像或畫作以避邪,禳災和祈福。
白虎之名的由來
據《太上黄籙齋儀》所載,白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其實是道教的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,由奎、婁、昂、畢、觜、參和胄七宿組成,位於西方。由於七宿連起組成了虎的外形,而西方在五行中屬金,色為白,便有了白虎此名。
白虎的外貌與其守護意象的關聯
根據《山海經》對中國上古神獸的描述,白虎自身威風霸氣,全身長滿潔白柔軟的毛發,卻能輕易抵禦刀劍的攻擊。白虎擁有老虎的容貌和數丈高的身軀,可說是龐大無比。它的背部長有一對澄澈透明的翅膀,使其看起來威風凜凜。《道門通教必用集》卷七云:「西方自虎上應觜宿,英英素質,肅肅清音,威攝禽獸,嘯動山林,來立右。」從古書對白虎威武神態之描寫,可見白虎被認為能夠震住妖魔鬼怪,甚至有僻邪的功用。
白虎成為守護神的由來
有曰:「白虎者,歲中之兇神也。」白虎在未當上守護神前,其實是尊惡神。《人元秘樞經》曾記載,白虎當時遇上一個惡魔,惡魔愛做壞事但怕被殺,於是引誘白虎做自己的靠山,一同到處破壞,殘殺人類。青龍得知事情後奮不顧身與白虎大戰,卻不分勝負。由於青龍擁有非凡的智慧,在與白虎交戰其間發現其並非凶殘之輩,於是偷偷尾隨白虎,尋找真相。最終,青龍發現了惡魔的秘密,將其斬殺,並保存著它的殘魂。白虎得悉好友的死訊,不由得大怒,與青龍再次交戰。在朱雀和玄武的幫助下,青龍輕鬆戰勝白虎,取出惡魔的殘魂,讓殘魂交待事因。白虎最終醒悟,知曉自己犯了滔天大錯,於是承諾成為人類的西方守護神,守護世人。
權勢與尊貴的化身
東漢應劭《風俗通義祀典》:「虎者,陽物,百獸之長也。能執摶挫銳,噬食鬼魅。」古代人認為虎作為百獸之王,威風勇猛。因此,古時候的猛將包括薛仁貴父子等人常在民間傳說如《青龍白虎三世纏鬥》中,被稱為白虎星充托世。此外,白虎更被道教神化,成為各廟宇的門神。於是,白虎此後至今便象徵權勢和尊貴。
有關白虎,歷來尚有諸說,難以盡錄。倘 閣下對此有任何意見或評論,歡迎電函本會(電郵:chinsochku@gmail.com),或於本會的Facebook專頁留言。
敬請斧正!
參考資料: 1. 王利器:《風俗通義校注》(臺北: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1998)。
2. 呂太古:《道門通教必用集》(北京: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,2009)。
3. 趙機、其宗:《山海經》(北京:宗敎文化出版社,2002)。
如同學欲於網上閱讀各每月電郵的內容,可瀏覽中文學會網頁內的
「實用資料」或到以下連結:
http://www.chinsoc.hkusu.hku.hk/main/index2.htm
|